中新网12月3日电(首席财经记者 李金磊)“短期内,其他国家和地区难以构建和替代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也不会改变,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不会动摇。”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所所长许英明在接受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专访时表示。
徐鹏宇 制图外贸“稳量提质”任务艰巨
作为拉动经济“三驾马车”之一,外贸对中国经济平稳发展意义重大。今年前10个月中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5%,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均创历史同期新高。不过,以人民币计,10月当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已从9月的8.3%降至6.9%,如以美元计同比下降0.3%。
许英明表示,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外需不确定性增强,国内也面临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挑战,中国外贸“稳量提质”任务艰巨。
从外部环境来看,受地缘冲突、疫情、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国际物流运输局部受阻风险加大,能源、金属、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明显,全球经济复苏脆弱乏力。同时,原有的国际经济关系规则框架面临调整,全球生产和供应网络可能重塑,外贸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加。
从国内环境来看,当前国内疫情多发频发,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难度有所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贸产业生产配套、物流等方面面临一定挑战,稳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任务艰巨。
“同时也看到,随着RCEP的深入实施,我国外贸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持续推进,以及外贸稳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深入实施和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等,贸易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将不断积聚,我国外贸仍将呈现持续增长,质量效益继续提升的发展态势。” 许英明说。
积极应对一些国家搞“脱钩断链”
当下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一些国家搞“脱钩断链”,中国政府和外贸企业该如何应对?
许英明建议,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多边合作协定。
同时,高水平建设自由贸易网络,高质量建设自贸实验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入实施RCEP,推动形成市场相通、产业相融、创新相促、规则相联的良性循环。
此外,要积极利用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等相关资金,支持企业利用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等展销平台,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进行多元化市场布局。
短期内中国世界工厂地位不会动摇
当前,存在一些订单和产业外迁的现象,在许英明看来,既有我国要素成本上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又有中美贸易摩擦等国际大环境的影响。随着国内产业的持续升级,要素结构的变化,部分市场主体进行了全球布局,也基本符合国际分工和产业升级的发展规律,当然,部分订单和产业外迁,短期内会影响区域的就业和产业链布局。
这是否会影响到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许英明认为,短期来看,目前产业外迁的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业链相对低端环节为主,而且中国有门类齐全配套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短期内,其他国家和地区难以构建和替代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也不会改变,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不会动摇。
长期来看,持续通过营造国际化发展营商环境,高标准落实外资准入后国民待遇,通过全面加强服务和促进,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同时,也需要避免跨国研发机构、产业链龙头等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领域外迁,巩固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
如何提升外贸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对于如何提升外贸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许英明建议,推动贸易与产业融合发展。推动自贸实验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培育新一批边民互市贸易落地加工试点,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作。
同时,推动外贸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发展壮大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服务平台、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建设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一批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和绿色贸易发展示范区。
此外,高质量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完善法律法规、经营资质、质量标准、认证认可等方面的一体化体系,培育贸易双循环企业,高效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他还表示,进一步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加大产业链承保规模,精准扶持中小微外贸企业,为外贸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风险保障,提升外贸企业抗风险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