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30日电 题:世界杯主场馆建设者:“世界杯举办了,我把她嫁出去了”
中新财经 吴家驹 宋宇晟 程春雨
在卡塔尔世界杯的众多中国元素中,中国企业首次以主承包商身份承建的世界杯主场馆无疑是“硬核”的一个。
近日,中国铁建卢塞尔体育场项目副经理黄韬睿接受中新财经专访,分享了这座体育场建设过程中的故事。
“九九八十一难”
卢塞尔体育场是卡塔尔世界杯主场馆,项目自2016年11月21日开工,至2021年9月30日主体工程完工。回忆起球场的建设过程,中国铁建卢塞尔体育场项目副经理黄韬睿表示,“感觉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像是完成了取经路。”
首先是工作环境上的困难。“卡塔尔是热带沙漠气候,三面环海,湿度特别大。”黄韬睿说,“白天太阳出来后,空气没那么湿,汗液蒸发会把体内的热量带走。但到了晚上,就像泡在桑拿屋里一样。”
此外,在技术上,卢塞尔体育场结构非常复杂。“很多设计形式和结构形式都是第一次尝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是边摸索、边稳步推进。”
施工中的卢塞尔体育场。受访者供图在黄韬睿看来,最大的困难还是工期太紧。“因为项目体量大、技术难度大,仅仅在设计方面,就花费了很长时间。”
为了抢时间,团队运用了软件模拟分析。黄韬睿介绍,因为卢塞尔的外壳是钢结构,而钢结构是会变形的。如果全按照设计图同步去加工,虽然把加工的时间抢过来了,但是运到现场可能装不上去。但是如果等钢结构弄完后,现场重新测量,然后按照竣工的几何形态去加工,时间上又来不及。
“因此,我们当时做了精密的软件模拟分析,来模拟整个施工过程,在某个阶段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形,变形量是多少。然后根据预估出来的变形量,增加了一些成本,做了很多可调节的节点,保证误差不会往后累积的同时,还保证这些东西提前加工完能装得上去。”
卢塞尔体育场内部。受访者供图球场内的工人演唱会
卢塞尔球场的建设,涉及全球20多个国家的110家大型分包企业和7000多名中外建设者。工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是什么样的?
黄韬睿介绍,“为了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我们对露天作业环境进行了严格控制。不只是监测气温,还监测湿度。”
“工人宿舍的建设标准也很高。”黄韬睿告诉记者,四人间的每个房间都配有空调、淋浴室等。
卢赛尔体育场项目高峰时期用工量接近5000人,工人来自全世界18个国家。黄韬睿回忆,“我们还曾在球场内搭了个舞台,请一些工人上去开演唱会。”
当地时间11月17日,2022卡塔尔世界杯卢塞尔体育场外景。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我会想看在卢塞尔球场的比赛”
如今,这座体育场已成为波斯湾旁的新地标,并带动了卢塞尔新城的崛起。这个建筑面积19.5万平方米的“金色之碗”,可容纳80000人同时观赛,将承担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多个重要活动和赛事。
与此同时,建设卢塞尔球场的经历,也给黄韬睿带来了一些改变。
“我之前是不看足球的,但是参建了这座体育场之后,感觉也直接参与到了卡塔尔世界杯的筹备过程中。现在我会想看在卢塞尔球场的比赛,但我看的不是踢球,而是看镜头扫过的每一个角落。去回忆当时这个角落,当时建造这个结构,安装这个座椅的时候,发生了哪些故事。也会想起过往的心路历程,当时遇到的困难。”
视频:【卡塔尔世界杯】世界杯主场馆建设延时全纪录来源:中国新闻网
对于这座球场,黄韬睿感慨,“我是从头盯到尾,从开始挖第一锹土,一直到最后膜盖上。从感情上来讲,我是看着他从一片荒漠、两张图纸,最后建成这么一个波澜壮阔的大金碗。中间的很多点,都觉得是自己的心血凝成的。感觉像是养了个姑娘,世界杯举办了,我把她嫁出去了。其中既有成就感,又有老父亲般的不舍。”(完)
搜索
复制